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邳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邳州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以“拼”的状态、“实”的举措、“严”的作风,谋划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邳州新实践,较好完成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
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用足用好国家、省市稳增长一揽子政策,一着不让抓调度、提速度、促进度,政策效应加速释放,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先徐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承压增长。出台支持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新八条”举措,加大助企纾困,推动做大做强,全年工业开票增长22.95%、达到1059.9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9%;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6家;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五星级上云企业22家;新春兴成为全市首家开票过百亿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领航企业;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徐州唯一。现代农业扩面强基、稳产增收。实施增减挂钩、占补平衡项目460个,补充耕地1.17万亩。新(改)建提升高标准农田7.02万亩,完成“小田变大田”43.7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新增省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家、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4家,全市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75.2%。现代服务业扩容升级、挖潜增效。抢抓“两新”政策机遇,组织策划“畅消邳州”系列促消费活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拉动消费超5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1.3亿元、增长7%。旅游综合收入14.6亿元、增长6.8%。艾山景区高分通过4A级复核验收,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市镇村三级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创成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
一年来,面对招商政策调整,我们坚定信心抓招引、落项目,支撑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积极顺应招商政策变化,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持续攻坚。项目招引在更加规范中接续突破。坚决打破固有思维定式和传统路径依赖,出台《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招商引资更加注重拼服务、拼环境。坚持每月调度、跟踪问效、强力推进,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共享标房招商,持续掀起招商热潮,全年签约注册项目69个,其中10亿元以上15个。项目建设在紧抓快干中提速达效。完善专班推进、集中会审、“拿地即开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序时推动大晶、圣乾奥德等37个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格雷博、齐力等32个项目竣工投产,仁林、华恒等18个项目顺利达规,牢牢稳住了经济增长基本盘。项目保障在无缝衔接中精准有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全市土地、标房、能耗等要素配置,优先保障重大项目所需,全年盘活低效闲置用地4700亩、使用空置标房11.8万平方米,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11亿元、增长13.64%。完善包挂帮扶企业制度,常态化开展走访,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1亿元、增长23.58%。
一年来,面对深层问题短板,我们稳扎稳打推改革、促创新,引领发展的动能愈加强劲。坚持以改革破题、用创新解题,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33位,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重点改革加力推进。圆满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零基预算、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保值增值成效明显,资产规模增长6.61%。“个转企”等37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见效,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集群注册”获评全省县域政务服务现代化典型案例。探索实施弹性供地模式,企业用地成本大幅降低。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8项,《邳州净蒜收购规范》纳入全国团体标准。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提档升级人才政策,新引进高校毕业生、青年技能人才546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23人、位居全省前列。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35个,新增国家高企8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8家、省级智能车间10家。博康信息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入选省独角兽企业,实现全市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华兴激光、上达半导体、鲁汶仪器入选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对外开放加快拓展。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先后组织35家企业参加迪拜木工机械展、沙特建材展、广交会等国内外展销会,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稳订单,参会企业、签约订单数量均创新高。外资外贸稳量提质,全年新设外资企业8家、增资企业1家,实际利用外资2062万美元。跨境电商增势强劲,开发区公用型保税仓投入运营,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20亿元。
一年来,面对融合发展趋势,我们统筹城乡补短板、提品质,宜居宜业的魅力充分彰显。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昆明街、南大桥维修加固等工程顺利竣工。新港主体工程完工,城市防涝排水管网、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综合整治等跨年度工程序时推进。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个。率先推行智慧停车“先离场后付费”模式,升级改造泊位5134个,出行效率大幅提升。科学设置早市、夜市等五大类便民点64处,推动城市文明与“人间烟火”相融互促。文明城市建设被中宣部通报表扬。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强化产业兴农,落地实施35个省级重大农业项目,带动“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升级,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实施“五闸一站”工程,整治汪塘2891处,疏浚河道沟渠1275公里,新(改)建提升户厕3.91万户,建设村内道路352公里。片区化打造集沂河水乡、银杏风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区,新增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1个、徐州市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6个。生态建设扎实有力。以高度的政治站位、系统的治本举措,高标准抓好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办理,以及历次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六大类25项骆马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9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新增农村生态河道36条、153公里。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PM2.5均值、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居徐州前列。“国家山水工程”稳步推进,新增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2个、绿美村庄5个、湿地保护小区6个。
一年来,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我们用心用情解民忧、增福祉,民生答卷的份量日益厚重。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八大类58项民生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坚持就业优先,高频率、全方位举办人才大集、人才夜市等招聘服务活动145场次,实现用工登记2.64万人,帮扶386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邳州蒜客”获评省级劳务品牌。社保扩面69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实现“十四连涨”。创新推出社会救助“一码通”服务,精准及时实施救助,全年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4.73亿元。社会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实施高中学位供给提升工程,新增校舍面积6万平方米、学位3668个,新建学校食堂7个,招录教师442名。高考成绩实现突破,本科上线7708人,清北录取6人。中考成绩大幅提升,首次跃居徐州第一。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开展送戏、送书等文化惠民活动136场,邳州博物馆创成国家二级馆,邳州籍运动员在巴黎残奥会上取得4金1银优异成绩。医疗养老深度融合。人民医院、中医院创成国家县域慢病管理中心,中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复审验收。新增4家乡镇120急救分站,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一次挂号管3天”就诊模式全面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获评全国优秀案例。新增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提档升级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家。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更加注重源头防范、就地化解,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成运行,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7.68%。保交房年度任务顺利完成。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蓝剑-2024”“断卡”“拔钉”等专项行动,建成徐州首家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社会治安满意度徐州第一。安全生产高位推进,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13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进展和“一件事”全链条治理情况,“穿透式”推动隐患排查整治,“闭环化”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带头抓好落实,一体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全市政府系统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不断增强。我们坚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序时抓好省委巡视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以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高效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64件、政协提案383件。我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统筹做好开源节流,严格预算刚性约束,累计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71.14亿元、债券资金74.69亿元,有力保障各项重大支出,推动财政平稳运行。
此外,全市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机关事务管理、供销、档案等工作得到新加强,民族宗教、红十字、科协、慈善等事业实现新提升。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全市上下一起拼、一块干,交出了一份不负众望、厚重提气的成绩单。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关心支持邳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部分行业和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仍然较为困难,惠企帮扶还需持续加力;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数量偏少、储备不足,产能释放低于预期,项目招引质效还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还有不少短板;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金融债务等领域风险防范丝毫不容懈怠;少数干部作风、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匹配,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奋力攻坚,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善观大势、洞悉形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特别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从政策导向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面释放了稳经济、稳增长的鲜明信号,各项政策将持续发力、更加给力,都将为明年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从邳州实际来看,多重发展战略机遇在此叠加,产业基础愈加坚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随着一系列存量和增量政策的协同发力,未来必将大有可期、大有可为。总之,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徐州市委、邳州市委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争当县域发展“领头雁”、工业经济“排头兵”,深入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新的发展实绩为省市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牢牢把握“五个必须统筹”,扎实做好今年各项重点工作。
一、突出扩量提质、集群集聚,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抓项目、聚集群、强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项目突破带动发展突围。始终把项目引建作为头等大事、第一要务,保持定力、铆足拼劲,不断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招商体系再优化。进一步完善优化招商工作机制,选优配强精干力量,重塑队伍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切实让招商成绩突出者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事业上有奔头。更加重视产业研究,把准招引方向,严格项目甄别,全力打造一支专业专注、能征善战、实绩突出的“招商铁军”。保持招商引资强攻势。紧扣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聚焦六大主导产业,持续深耕苏锡常、浙北、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发挥东部营商环境、西部要素支撑的比较优势,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共享标房招商、场景招商等方式,全力突破一批产业关联度高、集群效应好、带动示范强的大项目和“小而美”的专精特新项目,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3个。推动招商项目快转化。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跟到底”,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精准做好要素保障,深入推进降本增效,盘活低效闲置用地4000亩以上,新增制造业贷款2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诺纳新材料、加一健康等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服务保障蜂巢易创、格雷博等已投产项目加速释放产能,努力形成更多优质增量。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10家以上,其中月度新增40家以上。
以培新育强加速产业升级。坚持先立后破、一体联动,统筹抓好存量优化和增量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焕新升级传统产业。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提速推进94个“智改数转网联”和51个技改项目,稳步推动碳基新材料、生态家居、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设备更新、技术迭代、产品升级,动态做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工厂3家以上。聚链壮大新兴产业。围绕强“主链”、补“支链”、延“新链”,加快集聚关联企业,全力推动节能环保、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沿链聚合、做大规模,逐步形成“以链主企业为引领、上市企业为示范、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企业矩阵,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徐州“5+X”未来产业,建立完善投入增长机制,探索招引培育第三代半导体、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乘势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抢占发展制高点,着力形成先发优势。
以齐头并进提升板块贡献。坚持不比条件比干劲、不比基础比发展,找准定位、争先进位,努力以一域发展为全域增光。建强“两区”主阵地。支持开发区、高新区做大做强,用好化工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等稀缺资源,持续在重大项目引建、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发力,坚决挺起产业发展“硬脊梁”,实现在省内同类型园区排名中稳步提升,全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园区。打造多元支撑点。支持官湖、碾庄、铁富、土山等其他板块立足各自产业基础,深耕细分领域,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打响生态家居、五金工具、工程机械等镇域特色产业,形成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良性格局。拓展增长新空间。加快建设八义集果满山绿色园区,统筹做好项目招引、生态修复、安置区建设等工作,尽快形成新的增长极。全面建成新港并投入运营,强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布局招引现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放大以园聚链、以链集群效应,全力打造龙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现代化临港产业园。
二、突出改革攻坚、创新赋能,厚植区域竞争新优势
系统用好“改革、创新、开放”三大法宝,全力破解瓶颈制约,释放综合效能,集聚发展势能。
压茬推进深层次改革。把握时度效、找准切入点,纵深推动改革行稳致远。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一体优化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全力打造主业集中、市场化程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集团,推进交控集团升级为AA+信用评定企业。一体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全力抓好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从满足“量”的需求到实现“质”的提升。突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推动邳州中专创建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用好“才富邳州”人才新政,倾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更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年内入选省级以上重大引才工程20人以上、引进大学生5000名以上。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聚焦民生、安全、法治等各领域堵点难点,持续深化医疗保障、行政执法、粮食供销等体制机制改革,切实以各领域的深化改革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整体进步。
示范推进全维度创新。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点线面”结合、“项目化”推进,全面落实年度任务,努力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梯次培育各类科创主体。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培育体系,集聚要素资源,分类精准扶持,全年新增国家高企6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抓住科技型企业IPO“绿色通道”机遇,加快博康、鲁汶等企业上市步伐。联合提升科创平台能级。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高效运营孵化器资源,鼓励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组建更多创新联合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一批突破性、引领性创新成果。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研发支出增长10%以上。不断优化科创生态环境。树牢“科技即产业”理念,精准对接产投基金,畅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通道,努力实现更多“从1到100”的产业化应用,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0个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亿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信贷资金优先投向科创领域,加大“苏科贷”“高企贷”等金融产品供给,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注重内外需协同发力,加快建设双向开放高地。发挥战略引领力。以新港建成运营为契机,充分发挥“公铁水”联运优势,更加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全面服务徐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稳步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协同,全力打造人才集聚、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培育外贸新动能。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大力培育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各类展会,不断巩固拓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稳定板材、大蒜等产品出口,持续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稳定外资基本盘。坚持稳存量、扩增量、优质量,积极探索利用外资新路径,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增资扩股,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型机构引资,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00万美元。
三、突出功能提升、建管并重,彰显现代城市新风貌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紧扣群众所需,推动城市功能更完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急后缓的原则,扎实推进四大类41项城建重点工程。稳步推动城市更新。强化规划引领,高质量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改造老旧小区2个,如期完成东湖佳苑、新城佳苑等定销房交付。新建苏州路、郑州路等道路,实施扬州路改造、炮车大道南延等提升工程,打通中山路辅道、顺德街等“断头路”,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着力构建内联外畅、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入推进片区开发。坚持科学布局、实用实效,新建悦享文化综合体、机关幼儿园新城分园等功能性项目,实施后沙片区13条道路基础设施安装工程,加快推进润城大酒店、瑞熙康养社区等在建项目,切实以优质完善的教育、养老、商业等公共服务供给,推动片区人气、商气加快集聚。补齐安全韧性短板。更大力度抓好城市“里子”工程建设,加力推进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综合整治、防涝排水管网、城区泵站改造提升等工程,全面畅通水系循环,提升城区水质环境。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建设,持续增强城市安全风险感知、监测和预警处置能力,不断夯实城市安全底座。
大力提振消费,推动城市经济更繁荣。进一步放大人口规模、产业集聚等优势,加速产城融合、消费释放,提高城市辐射带动力。深挖消费潜能。抓住用好国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两新”政策等机遇,统筹时尚潮流、历史文化等要素,持续打响“畅消邳州”品牌,不间断开展促消费活动,更大力度激发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文娱旅游、养老服务等消费新势力,全年净增限上贸易企业45家以上。升级城市商圈。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做精做优宏大财富中心、中钰购物中心、宝龙广场等新老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直播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更好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全面盘活用好闲置楼宇,积极引进楼宇经济类项目,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全面稳住楼市。深入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系列措施,扩大高品质改善型住宅供给,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办好房展促销会,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更精细。坚持由表及里、内外兼修,全力打造高品质城市。做到常态长效。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强化“大城管”理念,完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微治理”,系统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建设,严查严管非法倾倒行为。打造智慧城市。升级AI智能城管系统,丰富运用场景,探索无人机辅助管理,全天候加大“云端巡查”,智能识别处置违规行为。不断加大数据归集,强化共享应用,推动城管执法、公安警务等“一网通管”,切实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涵养城市文明。用好“我当城管”等有奖举报平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当好城市“主人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八礼四仪”教育,持续深化“寻找文明的你”“运河春华”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让文明浸润城市每个角落。
四、突出三农优先、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融合化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做强一产、培优二产、激活三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牢牢抓好稳产保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加大占补平衡、残次林地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新(改)建提升高标准农田6.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2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7亿斤以上。深度挖掘产品价值。做深做实银杏、大蒜、肉禽、炒货等“土特产”文章,积极招引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全年实施省级农业重大项目40个以上,探索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力培育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品牌强农,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大直播助农惠农,着力塑强一批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区域公用品牌,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0个,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提升至85%。
全方位扮靓乡村风貌。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更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加快改善农村现代生活条件。统筹考虑规划布局、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抓好道路建设、污水设施配套、户厕改造等基础设施,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让广大农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年新(改)建提升户厕8818户,实现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全覆盖。建设村内道路80公里,改善农房1000户。全面彰显连片打造示范成效。按照“特色产业组团发展、功能配套区域统筹、景观风貌连片塑造”的思路,集中要素、示范引领,加快推进银杏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新增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8个,全力打造“点上出彩、面上成景、全域和美”的乡村建设新样板。持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用好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深化殡葬改革,破除陈规陋习,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多渠道推动富民强村。坚持把促进“两个增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强化联农带农,助力农民增收。围绕“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着力完善订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联带形式,不断拓宽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强化资源盘活,壮大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图码管控”“小田变大田”改革成果,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深入实施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农事服务、村企联建等新型集体经济模式,确保全市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其中超半数达到50万元以上。强化支农惠农,加大多元投入。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积极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持续发展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950人,引导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五、突出协同联动、标本兼治,擦亮美丽邳州新颜值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系统治污上彰显更强决心。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刚性底线。闭环彻底抓好问题整改。紧扣序时节点,加快推进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反馈问题,以及历次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确保改彻底、彻底改。靶向施策推进治气攻坚。紧盯每一天、决战每一微克,统筹抓好企业减排、扬尘防控、移动源治理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提升空气优良率,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多点发力提升水域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动态巡查,接续推进骆马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区雨污分流、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等治污工程,一体抓好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等防治,确保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严格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坚持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加快遗留地块调查,跟进做好污染修复,从严抓好日常监管,严格落实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确保土地安全利用。
在绿色转型上展现更优成效。聚焦产业、能源、交通等各个方面,全领域加快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严把项目节能审查、环评审批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上马,启动实施15项节能降碳改造工程,争创省级以上绿色工厂4家,不断提高产业“含绿量、含新量”。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有序开发光伏、风电等“绿电”能源,探索实施新型储能项目,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8万千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新建400个充电终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倡导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在生态提质上焕发更美风采。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让美丽邳州底色更加“绿意盎然”。筑牢生态屏障。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绿化造林6500亩,建成绿美村庄7个、美丽幸福河湖40条,全面完成“国家山水工程”12个宕口修复项目,坚决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共享绿美空间。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转角、小区周边等低效闲置空间,稳步推动绿美城市建设,对奚仲路游园景观实施改造提升,在中山路、后沙片区等路段种植时令花草,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成为生活标配。做强生态经济。依托艾山、银杏时光隧道等特色自然景观,融合康体养生、拓展研学、休闲旅游等功能,提档升级精品旅游线路,系统谋划“五彩之境邳州行”主题推介,全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通道。
六、突出共建共享、守牢底线,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精准高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努力让发展更有保障、幸福更有质感。
持续夯实社会保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积极培育劳务品牌,加大就业创业帮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新增城镇就业4400人以上、扶持自主创业2000人以上。织密多层次保障网格。持续实施全民参保扩面行动,新增参保人数7000人以上。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扎实推进“长护险”,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8%以上。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精准救助机制,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着力构建“物质+服务”综合救助体系。倾力呵护好“一老一小”。鼓励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做优炮车等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乡村示范性养老互助睦邻点11个、新增长者食堂5个,着力打造集休闲娱乐、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于一体的嵌入式社区养老新模式。实施托育服务扩容提质行动,新增幼儿普惠托位600个。
加大优质服务供给。办好更加满意的基础教育。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新建2所学校,新改扩建20所学校塑胶跑道、9所学校食堂、23所学校厕所,为155所中小学教室配备空调,公开招聘编制教师325人。强化名校带动、名师示范,大力推行教学联盟、城乡结对等模式,扎实开展“多彩校园、出彩少年”主题活动,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推动学校一键报警等系统全覆盖,织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供更高水准的医疗服务。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大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升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系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就诊率保持在65%以上。深化与省内外三甲医院合作交流,探索完善本土人才培养和“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机制,着力培养更多名医师、名团队,新增徐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6个。持续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对低保、孤儿等困难群众开展免费体检,全力守护群众健康。塑造更具影响的文化品牌。坚持以文兴业、以文润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人文风采,融入时代元素,传承柳琴戏、跑竹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强玉雕貔貅等具有邳州特色标识的玉文化产业,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艺术活动不少于300场次。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为60个行政村配置健身器材。持续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全力打造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让群众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坚决筑牢发展底线。一刻不松抓安全。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快完成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抓好危化品、道路交通、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动态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着不让防风险。坚持“一楼一策”,加强施工、销售等各环节监管,全力做好“保交房”工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稳步做好政府债务化解,持续压降综合成本,严禁新增隐性债务。一以贯之保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系统抓好领导带头接访下访、初信初访、积案化解等工作,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深化平安邳州建设,推动警力下沉,壮大“巡防联盟”,严厉打击涉黑涉恶、非法金融、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时代重任、改革重担、人民重托,我们将只争朝夕、恪尽职守、躬身实干,全面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努力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
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徐州和邳州市委决策部署,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效稳妥抓好舆情风险预警处置,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强化务实落实的实干导向。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将把抓落实、强执行作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底色,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立说立行解决当务之急,久久为功抓牢长期任务,迎难而上攻坚棘手问题。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闭环管理、严督实查,坚决把承诺的事办好、难办的事办成。强化争先意识,激扬豪情、抬高标杆,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争一流、创品牌。
树牢依法行政的思维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体推进法治邳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健全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源头防范行政诉讼风险。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持续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不断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向深入。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补齐短板漏洞,扎紧制度笼子,盯紧管好国资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坚决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勤俭办一切事业。扎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精准厘清基层职责事项,高标准编制镇街履职事项清单,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抓落实、促发展。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务实开拓、敢为善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邳州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