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筛选地域
一级目录
报告年份
官网原文 导出笔记 打印 分享
0/0

2025年阿克苏地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地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地委确定的“八个着力”目标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实现地方生产总值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9.1%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常设议题”制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请示报告、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12345”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对行政执法满意度达97.8%。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审计、统计监督。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加强国企投资经营、招投标等行为监管,抓紧抓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拓展基层减负成效,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全链发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锚定农业强区建设,着力稳粮、优棉、强果、促畜、兴特色,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创建“百千万”高产示范田58.9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60.9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265.8万吨。种植棉花751.27万亩,加工皮棉153万吨。全力推进绿色果蔬产业集群提质增效,种植林果450万亩,总产280.66万吨;种植蔬菜76.61万亩。持续稳定畜牧产业基本盘,加快“多羔肉羊优势区”和“百万西门塔尔牛养殖基地”建设,全地区牲畜出栏603.85万头(只)。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完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200.7万吨、总产值77.5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9.75亿元。纵深推进加强和规范农用地管理专项行动,实现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群众收入和干部作风“三增一转”成效。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统筹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管理和收益分配试点。

一年来,我们聚力集链成群、强基增效,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以“全链条”思维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优势资源转化利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油气生产加工增储上产,中曼温7区块50万吨/年产能、亚新库拜矿区煤层气(瓦斯)治理等项目加快建设,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在即,生产原油1222万吨、天然气330亿方。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拜城煤层气产业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生产原煤2962万吨,增长24.3%。绿色矿业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出让各类矿业权73个、出让收益2.17亿元。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全链发展,全地区纺织服装产能达纺纱727万锭、织机17754台、袜机3479台、服装家纺4800万件(套)、印染8.8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新突破,沙雅25万千瓦园区低碳转型等项目落地建设,地区12个光伏发电项目和新华乌什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建成投运。

一年来,我们攻坚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内需潜力充分释放。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千项千亿”工程深入实施,围绕“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策划包装申报项目149个、总投资177.12亿元,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加快推进,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二期克轮复线—英买力段等项目建成投用,伊阿铁路、温昭公路进展顺利,G219阿克苏—乌什段顺利通车,大石峡水库大坝成功封顶,成功争取阿克苏机场不停航改造施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与龙头企业合作持续深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8.12%。消费活力持续激发,“两新”行动成效显著,4000万元消费券促消费活动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带动消费34亿元,实现网络交易额增长11.35%。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天山托木尔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实现全年接待国内游客、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20.19%、21.07%。

一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活力迸发。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地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12345”热线“接诉即办”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盘活闲置低效资产7.2亿元,地区国有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0.32亿元,利润总额12.79亿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实效,阿克苏阿拉尔高新区建设高标准推进,朱玉贤、曹晓风院士工作站、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等落户阿克苏。新增“创新型”企业42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新增市场经营主体3.6万户注册经营主体达22.9万户。外向型经济发展壮大,别迭里公路口岸如期通关,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2.97%。对口援疆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实施援疆项目314个16.3亿元。

一年来,我们精心守护青山、厚植绿色,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常态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持续推进,完成防沙治沙总面积277.55万亩,植树造林11.58万亩、草原修复54.5万亩,国土森林覆盖率达9.08%。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快推进,完成阻击战任务114.74万亩。水资源调配更加科学,实际用水84.976亿方,弹性配置地表水18.759亿方。水库清淤造田成效凸显,苏巴什水库清淤355万方、造田1.04万亩,克孜尔水库冲沙清淤3000万方。煤田火区治理稳步推进,完成治理5处,收集残煤403.6万吨、增长94.3%。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规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8%,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

一年来,我们坚定守护初心、惠民利民,人民福祉日益增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六宜阿克苏”建设稳步推进,“十件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4.18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6.91万人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考总平均分位列南疆第一,高考本科录取率高于自治区17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服务优质高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全疆排名第三、二级医院前五名中地区占居四席。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社会救助政策兜底功能充分发挥,“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完成“煤改电”改造8.33万户,新改增停车位1.72万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281公里,改造老旧小区7293栋楼,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00套。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依法严打高压态势震慑有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积极推广,信访事项及时办结。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区3个集体、1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龟兹小巷”改造案例得到国家、自治区领导充分肯定,“国通语小康工程”扎实开展,“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有力,乌什7.1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圆满收官。

二、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十五五”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特别是十届十三次全会部署,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南疆棋眼发动机”战略定位,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阿克苏实践新局面!

预期目标是: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下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8%左右

(一)聚焦提升群众满意度、社会和谐度、大局稳定度,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的统筹结合,加快推动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全面落实“三项计划”,深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着力建设南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大力实施地区历史文化名人馆、白水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等项目建设,多层次、立体式讲好阿克苏故事,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持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聚焦农业强区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力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左右。加快发展粮油产业集群。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持提单产、增效益,建设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种植粮食588万亩、产量279万吨,打造粮食“百千万”高产示范田50万亩,稳步提高粮食和油料生产加工能力。积极打造绿色果蔬产业集群。林果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左右,果品产量300万吨以上,总产值200亿元以上;优化日光温室、拱棚、大田蔬菜种植布局,种植面积75万亩以上,产量150万吨以上。着力振兴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全面落实自治区九条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多羔肉羊优势区”“百万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力争牲畜出栏650万头(只)。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巩固棉花优势主导地位,棉花种植750万亩、皮棉总产120万吨以上。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主要农作物制繁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良种覆盖率98%以上。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阿克苏坤惠果品综合加工、良顺食品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发挥“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效应,积极创建国家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力争阿克苏苹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验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效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认真谋划储备到户产业项目,中央衔接资金安排产业项目不低于60%,年度资金结转结余率控制在3%以内。全面推进“千万工程在阿克苏”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治理率分别达78%、90%、38%以上,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22个。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深入挖掘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潜力,培育乡村特色增收产业,加大以工代赈、转移就业等工作力度,健全完善群众增收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农用地规范管理成果,统筹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管理和收益分配试点,推动村集体经济收益向农民分配,让更多农民共享土地收益。

(三)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工业强基增效、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全链条”思维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充分释放富满、博孜、顺北等区块产能,加强温宿、柯坪北等新区块开发,全力推动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2×7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加快英买力—三岔段管道工程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力争生产原油1250万吨、天然气330亿方。巩固提升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做好库拜矿区总规及环评修编报批,推进大平滩、察尔齐等煤矿建设,加快10个煤田火区治理和拜城190万吨焦化等项目进度,推动拜城千万吨绿色循环焦化基地和库车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大库拜煤层气投资和深度开发力度,推进拜城煤层气产业示范园建设,部署钻井141口,力争煤层气产能达到每年2亿立方米。推动建设绿色矿业产业集群。认真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出让各类矿业权75个、出让收益2.5亿元以上。培优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力争新增纺纱80万锭、织机1500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突出培育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链,积极推进阿克苏“纺织云”算力集群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阿克苏兴发化工乙硫醇四氧化二氮生产线等改扩建项目投产,加快新增备案的100万千瓦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推动柯坪浙能37万千瓦光伏新和华电40万千瓦光伏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光伏装机250万千瓦以上。

(四)聚焦打造南疆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争政策,千方百计促消费,不断推动消费持续扩大、提档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集群。高效推进阿克苏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阿克苏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纳入国家建设名单,积极推进阿温空港物流园、华能家居建材物流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县乡村物流枢纽设施和网络配送体系,不断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推动物流仓储运输全产业链发展。深入推进提振消费行动。加力扩围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用好600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乐购阿克苏”系列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促消费格局。积极发展电商产业,力争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8%。全力保障房地产稳定运行,落实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系列政策举措,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实施城中村改造1460套、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100户、老旧小区改造1392户,建设保障性住房829套。力争完成房地产投资增长13%以上。繁荣发展文旅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天山托木尔5A级景区集聚效应,推动克孜尔石窟创建5A级景区取得突破进展,加快苏巴什佛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克孜尔尕哈峰燧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龟兹故城,深入开展文旅援疆“双珠”计划和“浙阿历史经典(非遗)产业交流互鉴协同发展”专项行动,高质量承办新疆旅发大会,着力办好“多浪·龟兹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力争实现接待游客、游客总花费均增长15%以上。

(五)聚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加力提速。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储备要“实”。围绕“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有投资、有税收、有发展、有就业的好项目,储备项目投资额不低于2024年的3倍,项目转化率6月底前达60%以上、9月底前达90%以上。前期要“早”。扎实开展今冬明春“投资暖冬”专项行动,建立新建项目前期手续清单,2月底前前期手续办结率达到100%。235个续建项目和已完成招投标的101个新建项目3月1日前开工;对明确有资金来源或已纳入自治区年度计划的项目,积极对接跑办,提前启动项目前期,确保资金到位即开工。地县各级领导干部加强项目包联帮扶,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人包、有人盯、有人管、有人帮办,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全流程高效运转。建设要“快”。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5亿元。推动伊阿铁路全线开工,新拜铁路完成投资10亿元、总工程量25%以上,G219乌什—阿合奇段、G217库车—沙雅公路建成通车,温昭公路完成投资27.5亿元、总工程量45%以上,力争提前通车,完成交通领域投资62.48亿元。加快推进阿克苏机场不停航改造和拜城民用机场建设。实现库车—阿拉尔—巴楚750千伏输变电、阿克苏750千伏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推动二八台水库开工建设,大石峡水利枢纽和温泉水库下闸蓄水,通古孜布隆水库和乌恰水库完工投用。加快别迭里公路口岸查验区、综合业务用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口岸物流园、“智慧口岸”等项目。招引要“精”。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延补建强拓优,紧盯500强企业、行业龙头、“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成立国有招商公司,针对性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到位资金增长5%以上。

(六)聚焦加快打造开放示范区,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突出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范围,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模式,打造“苏心办”政务品牌,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建立涉企诉求“企呼我应”高效闭环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多换位思考,对企业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大力实施“微笑阿克苏”行动,人人争做营商环境的维护者、宣传者、践行者。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积极稳妥开展债权清收、减亏治亏及资不抵债企业清理处置,着力盘活闲置低效国有资产,力争国企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增长6%以上。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培育“小升规”企业30家以上。全面落实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积极推进“腾退出清”“腾笼换鸟”行动,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引领力和竞争力。强化财税金融支撑。认真落实财政体制改革要求,加力落实减税降费等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壮大优质税源,挖掘财税增收潜力,夯实财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税种、重大项目税收征管,全面推进土地闲置费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门面房出租个人所得税等税费征管,持续壮大收入规模,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优化完善新型“政银担”机制,加大“引金入阿”力度,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在矿产文化旅游纺织品新能源资源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纺织工业城出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外贸外资企业,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以上。推动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产业援疆三个“十百千”专项行动,着力推动“1+X”“组团式”援疆提质扩面。深化兵地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携手推进库拜煤层气开发利用。加大油地合作力度,积极跑办对接中石油中石化,争取在阿布局产业、扩大产能,让发展红利更多惠及当地。

(七)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效能。深入推进科技兴阿,更好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科创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阿克苏阿拉尔高新区,加快推动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煤炭研究院等平台科技研发,促进西安交大高端制造装备研究院落地,谋划建设南疆技术转移中心,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推进矿山无人运输机、露天煤矿智能采运成套设备等新技术加速转化,认定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知识产权企业质押融资超1亿元。严格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创人才引育。坚持招才引智与产业发展精准匹配,持续实施“千名硕博全职引进计划”,加强与“两院”院士、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发挥阿克苏人才发展集团作用,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八)聚焦美丽阿克苏建设,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生态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生态修复,纵深推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因地制宜做好人工造林、引洪灌溉、退化林修复,力争完成植树造林20.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1%以上。抓好库车、沙雅、新和、阿瓦提66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做好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工作。大力推进5个大中型灌区和配套设施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防渗渠道800公里以上,弹性配置地表水4.16亿方,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1。严格落实“井电双控”措施,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13.92亿方以内。接续推进苏巴什、克孜尔、五一水库清淤造田工程。抓好污染综合防治。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压能、减污、治企、降尘、控车、增绿、强生态,让阿克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高标准完成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碳挖潜,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力争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

(九)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凝聚民心。扩大城乡就业。深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151”工程示范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6万人次。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2.94万平方米。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养成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支持地区高职学校与职业本科学校开办“3+2”本科试点专业,组建区域产教联合体,推动阿职院与比亚迪、海天科技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优化医疗服务。深化“三医”联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持续推行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6家“千县工程”县(市)人民医院达到三级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力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95%以上,村卫生室达标率40%以上,社区医院比例达到20%以上。完善社保体系。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面落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推动“惠民保”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保、医保基金监管,坚决守好群众的“看病钱”“养老钱”。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成地区康养中心,新增养老护理床位400张,改造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个,增加幼儿托位1500个,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以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投资31.24亿元实施市政项目113个,打通城市“断头路”4条4.52公里,新改增停车位6855个以上,加大城镇老旧燃气管道改造力度,新建农村公路600公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实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就业关爱帮扶和护“薪”为民、教育服务提质、医疗领域提质增效、“一老一小”服务提档升级和失地农民安置及养老保险补贴、科技文化体育法援惠民、美丽阿克苏建设、促进农民大幅增收、数字便民利企、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等十件民生实事,让各族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幸福生活的底色更加厚实。

(十)聚焦守牢守好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认真做好房地产风险排查化解,确保“保交房”任务年内全部交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着力提升洪水、火灾、地震、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预警防范、应对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将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转变思想、转变作风,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信心决心,挺膺担当、奋楫争先、苦干实干,把工作部署转化为扎实行动。

(一)强化政治建设,锤炼政治担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各项决策部署,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在地委的领导下谋划落实好政府工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

(二)强化法治建设,提升治理效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统筹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运用法治手段、市场手段、经济手段,依法依规维护市场秩序,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强化依法决策理念和法治意识,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参与、合法性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依法决策程序,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认真做好“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评估验收准备工作,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三)强化务实笃行,坚持为民服务。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谋事要勤、做事要细、成事要实”,把心思聚焦在想干事、干成事上,主动作为,吃透把准上级政策和要求,以超常规认识和手段推进工作。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指标圆满完成、项目清仓见底,高质量做好“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盘子。深入细致谋划好今年的经济工作,用好政策“工具箱”、打好政策“组合拳”,积极发挥政策拉动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找准出台政策、制定措施、抓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实用“基层看到的办法”破解“办公室碰到的难题”。

(四)强化正风肃纪,永葆清正廉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压紧压实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紧盯招投标、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加强统计、审计、督察等工作,对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苦日子、穷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意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有限财力更多用到保民生、促发展上。坚决抓好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经责审计、自治区党委第二轮巡视、园区专项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笔记
复制
问答
搜索
记笔记
写下来